香港雜評 | 梁文道:關心討論的品質

【新世紀】知識分子總是有一些公共性。上世紀60年代,美國社會學者科塞曾給出一個定義:「他可以靠思想生活,但更重要的是他是為了思想而活。」可見一個人是不是知識分子和他從事什麼職業沒有太大關係。前幾年,一位旅英的波蘭學者鮑曼提出,「知識分子除了為思想而活,還要關心正義的問題,關心審美的問題,關心真理的問題。」

在當今中國,「公知」已被嚴重污名化,「精英」也成為一個負面詞彙。我們對此可作一個社會分析。首先,中國貧富差距很大。第二,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力的分配存在扭曲和不公正。一些學者,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經濟學家常常遭到攻擊,還牽扯到很多著名媒體和媒體人。他們常常被另一些人描繪為這種扭曲和不公正的辯護者。

對「公知」問題的討論往往迅速轉移到對這群人人格的討論,使得更重要的有關國家重大社會分歧的討論變得不可能,這是政治討論庸俗化的結果,只剩下「五毛」對「公知」這兩種簡單的標籤。

我並不想為「公知」

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,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

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


阅读更多 » 信息来源



评论

热门博文